1. 總體流向:實驗室氣流應遵循從清潔區(qū)域流向污染區(qū)域的原則。通常將實驗室劃分為清潔區(qū)(如辦公區(qū)、試劑儲存區(qū))、半污染區(qū)(如緩沖間)和污染區(qū)(如實驗操作區(qū))。氣流從清潔區(qū)出發(fā),依次經過半污染區(qū),最后進入污染區(qū),避免污染空氣倒流至清潔區(qū)域,防止實驗樣本及實驗人員受到污染。
2. 局部流向:在實驗操作區(qū)內,氣流應圍繞實驗設備及操作過程合理組織。例如,對于產生熱氣流的設備,應設計專門的排氣通道,使熱氣流能夠及時上升并排出,避免熱氣流在室內積聚導致溫度不均勻,影響實驗結果。同時,對于產生有害氣體的實驗操作,氣流應從操作人員的呼吸區(qū)域流向有害氣體產生源,將有害氣體迅速帶走,保護操作人員的健康。